
「你有注意到廚房油煙對身體的影響嗎?」許多家庭主婦、餐飲從業者每日與油煙為伍,卻忽略了它對健康的潛在威脅。根據多項研究顯示,長期暴露在高溫油煙環境中,與肺癌、慢性支氣管炎、氣喘等疾病的發生有明顯相關性。這次強尼將帶您重新認識油煙、PAHs是甚麼、油煙和肺癌的相關以及適合的防護口罩有哪些。
一、什麼是油煙
油煙是高溫烹調(特別是煎、炸、爆炒)時,油脂、食材中的脂肪與蛋白質分解,並與空氣接觸後產生的懸浮微粒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s)。其組成物質包含:
- 多環芳香烴(PAHs):具致癌性
- 醛類(如甲醛、乙醛):刺激呼吸道
- 超細懸浮微粒(PM2.5):深入肺部氣泡交換區,長期吸入與肺癌及心肺疾病有關
- 揮發性有機物(如苯、甲苯):長期吸入與肝腎損害相關
在上述烹飪的過程中,食材經由高溫加熱產生烹飪油煙,而烹飪油煙中之多環芳香烴化合物(PAHs)及醛類化合物已被證實具有致癌性及致突變性,長期暴露下人體致癌風險亦會隨之提升。
二、PAHs是甚麼

多環芳香烴(英語: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,簡稱PAH或PAHs)又稱多環性芳香化合物,自然界存於煤和焦油的沉積物裡,額外產生的來源為有機物質的不完全燃燒或熱裂解,例如:發動機和焚化爐內反應所產生的工業污染,森林火災的生物質燃燒、火山爆發、以及煙燻、乾燥、烘焙、燒烤的食品加工製程或烤肉。它們的產生原因即:含碳燃料(如木柴、木炭、燃油和菸草)、食用油品或調味料、及食物本身的不完全燃燒或熱裂解。
人體暴露的來源有三:空氣、菸品、食物。
陽明交通大學的先前研究中指出,目前已有相當明確的毒理學證據顯示,PAHs進入人體後,會經由細胞色素P450 (Cytochrome P450)代謝作用而轉換成為致癌的先驅物質,進而攻擊DNA,造成遺傳基因的複製缺陷,形成惡性腫瘤。
三、油煙與肺癌的關聯
根據《台灣癌症基金會》指出,非吸菸女性肺癌患者中,有超過60%具有長期暴露廚房油煙的背景。2019年《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期刊(IJERPH)》發表的台灣研究也發現,長期暴露高溫油煙環境的女性,其罹患肺腺癌的風險比未暴露者高出約2.1倍。
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,女性抽菸人口雖然僅及男性抽菸人口的十分之一,但罹患肺癌的人數卻是男性患者數的五分之三。再比對肺癌患者抽菸與否的性別差異,可以明顯看出,女性之所以患癌,抽菸並非主要原因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詹雲翔指出,廚房油煙和二手菸才是導致女性罹患肺癌的元兇。
四、適合防護油煙的口罩
3M 8247 R95碗型防護口罩:
https://johnnymask.com.tw/product/3m-8247-r95-carbon-organic-respirator-mask/
3M 8577 P95碗型防護口罩:
https://johnnymask.com.tw/product/3m-8577-p95-carbon-organic-spray-vapor-respirator-mask/
延伸閱讀:
參考資料
-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Polycyclic_aromatic_hydrocarbon
- https://tpech.gov.taipei/mp109151/News_Content.aspx?n=0496F430C1411365&s=DAEC8122580BE2B6
-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4881732/
- 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147651321005753
-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8820091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