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綿 口罩

颱風破壞屋瓦釋出致癌石綿,如何挑選適合的口罩和相關防護具呢?

前陣子嘉義遭受颱風「丹娜絲」登陸,造成大量屋瓦受損。有大量石綿建材瓦礫需要清理,許多傳統房屋破裂散落的石綿建材成為空氣中的致癌威脅。石綿是一級致癌物,若在拆除過程中未妥善處理,將對人體健康造成重大傷害和風險。

一、石綿是什麼?

石綿(Asbestos)是一個總稱,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六種纖維狀矽酸鹽礦物,包括鐵石綿、溫石綿、青石綿、透閃石石綿、陽起石石綿直閃石石綿。這些礦物具有可分離的長纖維結構,纖維具備高強度、良好彈性及耐高溫等特性,並且可供編織。

憑藉這些特性,石綿在過去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產品製造中,例如:

  • 建材:屋瓦、磁磚、紙製品、石綿水泥等
  • 摩擦類製品:汽車離合器、煞車片、傳動套件
  • 耐高溫纖維及其他材料:包裝、墊片、包覆塗料等

然而,石綿的纖維極為細微,一旦經由空氣吸入,便可能沉積於肺部。長期暴露會大幅增加罹患肺癌、惡性間皮瘤肺纖維化等嚴重疾病的風險。因此,許多國家已對石綿的使用實施嚴格管制或全面禁用。

石綿的健康危害與暴露濃度及時間長短密切相關。

  • 低濃度暴露:可能在胸膜(胸腔黏膜)上形成纖維性沉積物,即「胸膜斑」,雖然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,但仍是石綿吸入的指標性跡象。
  • 高濃度暴露:會導致胸膜增厚,嚴重時可能壓迫肺部,影響呼吸功能。

石綿已被世界衛生組織(WHO)及多國衛生機構認定為確定的人類致癌物。長期吸入石綿纖維會顯著增加以下疾病的風險:

  • 肺癌
  • 惡性間皮瘤:生長於胸膜或腹膜的高度侵襲性腫瘤
  • 其他可能相關的癌症:胃癌、腸癌、食道癌、胰臟癌、腎癌(目前流行病學證據尚未完全確定)

值得注意的是,吸菸與石綿暴露的交互作用會使肺癌的發病風險倍增,因此對於曾暴露於石綿環境的人來說,戒菸是降低健康風險的關鍵措施。

在丹娜絲颱風侵襲後,嘉南地區受災嚴重,其中嘉義地區約有 1.5 萬噸石綿瓦建材因風災受損而破碎散落。這些石綿廢棄物堆積於廢棄物集中區,釋放的微細纖維對空氣品質與居民健康造成重大威脅。

為降低健康風險,行政院核定 7.8 億元補助經費,支援各地方政府進行石綿廢棄物的妥善清除與安全處理。嘉義市政府及縣政府亦延長拆除補助與清運作業期限,以加速處理進度,避免長期暴露風險。

然而,部分農民因農舍受損嚴重,被迫自行清理散落的石綿瓦。由於缺乏適當的個人防護設備(PPE)與專業作知識,這些行為也造成潛在的健康危機,包括吸入石綿纖維的風險,增加日後罹患相關疾病的可能性等。

石綿纖維直徑極細,多數在 0.02–0.5 微米之間,屬於可深度進入肺泡的可吸入懸浮微粒(respirable fibers)。一般醫療口罩或布口罩無法有效過濾這種尺寸的粒子,容易導致吸入暴露。

N95 等級呼吸防護具則可過濾至少 95% 的 0.3 微米懸浮微粒,而石綿纖維即使細於 0.3 微米,也會因布朗運動與濾材靜電效應被攔截,才能有良好的防護。

3M 9105 N95 VFlex摺疊式防護口罩:
/product/3m-n95-9105-vflex-respirator-mask/

3M 9501+耳掛式 KN95 折疊式防護口罩:
/product/3m-9501-kn95-p2-organic-respirator-mask/

延伸閱讀:

/cm_news/the-dangers-of-silica-dust-in-artificial-stone-and-the-risk-of-silicosis/

參考資料

購物車0
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
繼續購物
0